脈管炎案一例
董某,男,45歲。
初診:1972年9月。病者患血栓閉塞性脈管炎,足背動脈搏動消失,左大腿和踝部、腳底疼痛,行走不甚便利,眠食、二便如常。
辨證:寒邪入血,血行不利。
治法:溫通經脈,活血化瘀。
處方:桂枝6克,鹿角片9克,當歸6克,川芎3克,桃仁6克,藏紅花3克,紫丹參9克,牛膝9克,血竭3克,制乳沒各3克,參三七粉(和服)1.5克。
按: 桂枝散肌表風寒,通血脈。鹿角片生用,祛邪散瘀活血。歸、芎、桃、紅、乳、沒、丹參、血竭、參三七等,均有活血行血、化瘀、定痛的作用。牛膝固然通氣滯散血瘀,特別是藉其下行之性,為引諸藥走腿足之使。
上方出入共服100多劑后,足背動脈已有搏動?;颊咴?/span>1974年初因事返遼寧老家,旅途勞頓,行走又不便,以左腿為甚,伴有疼痛。住某區中心醫院,服中藥效果不顯,左足大趾尖已變紫紺色,醫院主張截去左腳上至膝部,患者堅決不肯。出院后復來就診,即于上次所用藥中加入琥珀粉、虎杖,以加重通經脈、破留血之力。又服至200余劑,到中山醫院作超聲波檢查,股動脈、腘動脈、踝動脈、足背動脈都有所改善,左腿腳稍弱于右。最近隨訪,除自覺左腿在行走時稍有不便外,別無所苦。
劉樹農論內科近代名老中醫經驗集